英通商使臣碰壁,中国错过****次工业革命
1792年,英国人马戛尔尼率领一支船队开始了一次特殊的中国之行。18世世初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它还率****行了工业革命。18世纪中后期,为扩大海外市场,英国开始寻求与中国建立大规模贸易关系。
当时的中国,正值康乾盛世的末期。早在1757年,由于对洋人的戒惧,大清王朝开始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于是,英国便派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试图说服中国改变政策。
在接到英使来华的消息后,乾隆皇帝起初还是很客气的。不过由于外交观念的巨大差异,双方在觐见礼仪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一方坚持要行中国的“三跪九叩”之礼,另一方却坚持英国的礼节,结果双方因此而闹得不欢而散。而当马戛尔尼提出通商的要求时,乾隆皇帝更是断然拒绝。他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国通商”,且“天朝尺土,俱归版籍”,想租地经商更不可能。由于乾隆对参与世界贸易毫无兴趣,从而与最早的一次现代化机遇擦肩而过。
洋务运动失败,中国再次错失追赶世界的机会
19世纪60年代,在英国的影响下,欧美等国先后启动或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在这一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也看到了追赶世界的机遇,近代中国****次实质意义上的现代化努力—————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始了。遗憾的是,这次大规模的现代化努力最终却毁于清朝统治者的顽固和腐败。1881年,当唐胥铁路修成后,慈禧因为怕火车轰鸣会震动铁路沿线的皇陵,竟不允许使用机车牵引,而下令用骡马拖拉列车!至于当时中国的大部分知识分子,思想同样非常保守。更可悲的是,即便是洋务派们,其所固有的局限性也注定这次现代化努力不会成功。
辛亥革命半途而废,现代化蓝图成为空想
20世纪初,西方完成了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浪潮,而中国也爆发了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制国家。民国建立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控制出现松动,从而为中国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又一次追赶世界的机遇出现了。
作为一位先知先觉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对世界****潮流深有感悟。在辞去大总统的职位后,他埋首制订实业计划,希望将中国带入现代化发展轨道上。经过多方考察后,他终于写成了《实业计划》一书,为当时的中国勾画了一幅美好的现代化蓝图。
然而结果却是,虽然辛亥革命表面上建立起了现代化所需要的政治制度,但由于军阀混战导致的社会动荡,又一次注定近代中国与现代化机遇没有缘分。
日本侵华战争,摧毁近代中国最后一次现代化努力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使中国又获得了一次短暂的发展机遇。1927年~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社会经济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一些学者认为,当时的中国正逐步走向现代化,如果没有1937年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的工业化步伐必将大大加快,并在上世纪40年代初期就进入“起飞”阶段。
就在这关键时刻,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使得中国的现代化努力前功尽弃,建设成果几乎丧失殆尽,直接损失至少在6000亿美元以上,致使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至少延误了20年时间。 本报综合新华社、环球时报等媒体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