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说明: |
最近两年,大家都在谈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裕?”最令人信服的答案是耶鲁大学的终生教授陈志武先生的,陈先生认为,答案就是中国没有完善的信用市场。没有完善的信用市场,我们便只能做看得见摸得着的“硬苦力”,而那些“虚拟”一些的经济形态就都运行不好。因为没有完善的信用市场,本来可以一次完成的交易,不得不拆成多次进行,以降低风险。总之,效益高的经济形态运行不好,大量的劳动还被浪费,中国人便“勤劳而不富裕了”。 在陈志武的视野中,信用市场已是关乎民族振兴的大事了。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建构一个完善的信用市场呢?我认为建构一个完善的信用市场要支付两种成本:一种是市场形成成本。在现代经济中,市场形成主要是政府的制度设计,所以也可以称为“制度成本”。另一种是市场交易成本。由于不可能以可接受的制度成本建构完美的市场,市场中永远存在交易风险,市场主体必须为信用市场的运行支付交易成本。制度成本与交易成本之和****时,市场达到理想状态。 在这里我想重点谈一下这其中的交易成本的问题。 信用市场中的交易成本,其实就是企业为诚信而支付的风险金,但这种风险金并非纯粹是成本,在经济社会学领域中它还可以转化为资本。这种资本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诚信经营是打造企业品牌提高商誉的重要途径 IBM总裁所说:“我们公司卖的不仅仅是电脑,卖的更重要的是诚信。”一语道出了诚信对于树立企业品牌声誉的巨大价值。企业的品牌声誉是社会公众对其经营理念、价值观、产品及服务质量、市场信用、社会责任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客观评价,是由广大消费者、投资者根据企业在市场的诚信表现来判断、选择和认可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实守信就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海尔被中国企业信誉协会评为“中国产品质量放心用户满意诚信企业”,据了解,海尔是同类企业中****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企业。15年来,海尔人本着“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上帝,不打价格战,把海尔发展成为产品远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跨国集团。而像郑百文、银广夏等企业,则造假失信,违规操作,侵害广大消费者、投资者利益。他们在破坏证券市场经济秩序的同时,也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最后被投资者所抛弃。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年因缺乏诚信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损失高达近6000亿元,几乎相当于我国一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部分。当然,失信问题在经济上所造成的危害是很难以数字来衡量的,因为它的影响是长期的,挽回影响也是很难在短期奏效的。 一个企业“可以在一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的时候欺骗一些人,但却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实践证明,不讲诚信最终会使企业身败名裂。任何企业要想立足社会,必须坚持诚信经营的理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公司管理层只有全面遵守WTO的“市场规则”,才能使企业自身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打造出企业“品牌”声誉,创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 二、诚信经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成功的外国企业都有其规范的诚信守则。诚信守则不同于常识观念中的员工手册,其内容主要是涉及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如员工、消费者、股东、政府、社区、社会大众等)的责任关系,以及公司的经营理念与道德理想。虽然诚信守则未必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并影响着企业的行为。对很多企业而言,诚信守则的制定与执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行为的基本方向。近些年来,美国企业纷纷实现了诚信经营的内部制度化,其主要做法就是优先制定诚信经营行为规范,并以此为依据自觉承担诚实守信的责任和义务,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我国的很多企业也把诚实守信纳入企业理念,但更重要的是,要使这种观念成为具体可行的规范规则,真正体现在企业日常的管理和经营中,使企业中的每个人都有诚实守信的责任和义务,在进行判断、选择时,能以诚实守信为首要原则,作出正确的反应。我国的很多大型民营企业已经由原始资本积累阶段步入正规化、规模化发展的阶段,从追求短期的****利益到追求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诚信经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应该把诚信经营提升到战略高度,使之贯彻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 三、诚信经营是企业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方法 与传统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交换来实现资源的配置,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经济联系,因此交易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运作方式。而交易合约的签订和执行当然应该以各种商业法为基础,但仅仅依靠法律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社会上失信欺诈现象盛行,每个交易主体之间都缺乏基本的信任,在谈判和签约时要将所有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都要考虑到,而合约在执行过程中纠纷一旦产生,双方因彼此不信任又要陷入费时而且耗资的法律诉讼之中。这样一来,每一次交易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都是巨大的,甚至使交易无利可图而不得不取消,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经济的运行将是低效率的。相反,如果社会的信用状况良好,交易双方能够互相信任,交易过程中不仅可以节约各种费用,而且在交易过程中即使有纠纷发生,也因双方相互信任而通过协商解决。这将大大节省交易成本,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法律和诚信体系是降低交易成本、维护市场有序运行的两个基本机制。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高度的社会诚信水准可以大大降低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作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事实上,与法律相比,诚信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交易秩序的机制。诚信机制建立不起来,不但加大了实施法律的负荷,提高了交易成本,而且法律本身也不可能得到有效执行。法律制度的运行也离不开执法者的信誉。没有了诚信基础,法律能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诚信是指主体间的合约被普遍遵守和履行的状态,反之,普遍的毁约行为则被视为诚信危机。产权保护与合约执行机制是制度经济学的两个中心命题,是经济深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可靠的产权与合约权益保护制度,人们就无法预期从事市场交易、从事投资的结果,也不知道从交易、投资中获得的利益能否属于自己。而经营、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将迫使人们减少交易和投资,即使他们想进行市场交易,交易成本也可能高得令人望而却步。 与交易成本相对应的则是管理成本,即企业内行政体制下从事价值创造所费的成本。管理成本在企业内发生,通过行政权威的可以把它规范到一定的范围内,但是交易费用一般是市场中不同的主体之间活动的投入,不是一方面的力量可以控制的。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提升市场的效率和价值创造的效果非常依赖于市场交易活动的成功概率,交易成本的节约。比如,“丰田模式”竞争力的核心就是丰田公司通过市场契约构建的供应链体系。试想,如果因为缺乏诚信体系,丰田公司没有办法从市场上购买它需要的任何汽车组件,只能自己生产从汽车发动机到螺丝钉的每一个零件,那它还能创造****世界的成本优势吗? 四、诚信经营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美国《财富》杂志每年对年销售额在5亿美元以上的300家企业作企业信用与企业业绩相关的评估和研究。评估的内容包括管理质量、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创新能力、长期投资的价值、金融状况的可靠性、吸引开发并留住人才的能力、对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商誉和企业信用带来的企业形象状况。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利益相关者认为最重要的企业信誉所涵盖的内容。从以往的调查结果看,80%的利益相关者认为管理质量是最重要的指标,但是,近年来选择对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商誉和企业信用带来的企业形象状况已经上升为首要指标,而且这个指标与企业经营业绩呈正函数关系。就从经营领域来说,市场经济中的企业要从银行借贷、获得商业信用、公开上市或者发行债券,无一不和它的信用水平有关。良好信用记录的公司能够获得更多的合作伙伴,银行低利率的借款,资本市场良好的评价,这就是竞争优势,就是核心竞争力。汤姆.彼得斯在《基业常青》里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美国那些有着百年基业的公司无一不是诚信经营的典范。诚信虽然多在经营领域内体现,但是它实际是属于价值观或者企业文化的范畴,公司的经营模式和操作策略可以复制,但是价值观是不能简单复制,即使是被复制了,没有一个体系来支撑它也落不了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跨国公司竞争力》课题组在研究世界500强时发现:它们树立的企业核心理念几乎很少与商业利润有关。在这些公司看来,短期的繁荣可以通过许多种方式获得,但是持续增长的力量却只能从人类几千年来的价值公理中获得。波特在《竞争力战略》一书中从盈利能力角度解释了企业的成败。他认为,产业竞争的5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会反映在产业或企业的盈利能力上,企业的战略是否成功也主要通过利润大小来判断。但是,企业最终的竞争力取决于它在一系列价值中如何进行价值选择,共同诚信价值观是企业竞争力的动力源之一。 如果我们放眼100年,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理解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是企业基业常青的基础与核心?百年企业一定有一个坚实的、高贵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根基,那就是以诚信为基础的核心价值系统,它是一系列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企业愿景,以及为企业全员所高度认同并转化为员工强大内驱力的、应用于企业所有层面的价值观体系,这些才是真正的企业凝聚、发展壮大、贡献社会、百年辉煌的坚实基础。 我们的时代迫切需要以诚信体系来规范、维系社会中的各种生产、交易关系,诚信经营将成为企业在社会中立足发展的根基,而没有诚信的企业则会被社会逐渐淘汰。具有远见卓识,追求基业长青的企业应该把诚信作为企业遵循的基本理念,贯彻到生产、经营与管理中,把诚信经营作为一种战略方针,以此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 |
|
|
|
|
|
|